字級:
小字級
中字級
大字級

石門戶外教室

石門戶外教室

以自然環保的理念推動自然農法,

達到友善大地的目的

民國一○八年十月,法鼓山舉辦心靈環保農業創生研討會,開幕式貴賓致詞,來賓台大農學院院長盧虎生教授說「他起先對心靈環保一詞毫無概念,不過看完資料後恍然大悟,氣候變遷乃是人類活動的結果所造成,因此要改變氣候變遷的惡化,必須從改善人類的活動行為開始,要改變人類的行為,當然先要從心靈的改變開始,所以我很敬佩法鼓山聖嚴法師的立論。」實則師父常說:「環境污染不離人為,人為不離人心」,與盧教授的話並無二致。
自然環保是四環之一,其目的在保護環境與生態的平衡發展,不受人為的污染與破壞。而自然環保所推動的即在保護大地不受污染與破壞,徹底解決人民的食安問題。民國一○五年,法鼓山社會大學開始經營石門戶外教室,即依照此一方法進行,迄今五年效果非常良好。
由於自然農法採行三不原則:一、不灑農藥、二、不用化學肥料、三、不用人工肥料(即動物的糞便與尿液),作物的成長,完全依照大自然的陽光、空氣與水,及風吹雨淋與露水來滋潤。所以很多人以奇異的眼光來看這種近乎「自生自滅」的不作為,能長出什麼東西。但當他們來農地參觀後,看見碩大的果瓜、青翠欲滴的蔬菜、茶葉、咖啡樹與圓潤光亮的咖啡果以後,大為驚嘆。每次有重要團體來參訪時,法鼓山副住持、推動自然農法的導師果祥法師,會把他在其他農地栽種的收成拿到會場展示,加強證明自然農法之可行性。

我們經營石門戶外教室,採用的是課程與園區內的作物結合的方式進行,即依據園內重要的作物,如茶葉、咖啡、地瓜、藥用植物等,分別由李宗烈、廖中賜、賴國林與康金龍老師擔任,他們是各該課程的專家,而對自然農法有正確的認知。這種作物與課程結合的方式可說是戶外教室的特色,教與學共同進行。我們不但培育了很多自然農法的鼓手,重要的是經由他們的熱心參與,希望能帶動風氣。我們藉著教與學從中培育了許多義工。由於園區遼闊,種植不同的作物,有團體或貴賓來參觀時,他們就各以所學在老師的領導下介紹,解決了我們園區欠缺解說員的一個問題。他們平時輪班前往農地巡視,除了定期澆水以外並製作紀錄,以備上課時報告。真是感恩這些熱心投入的義工們,披星載月,沒有他們,戶外教室不可能有今天的成果。
我們在推動自然農法的過程中經常會受到質疑,就是雜草應不應該清除的問題。我們認為那些雜草已經影響到作物成長時,即應該拔除,放置在作物的下方讓它自然發酵、化作土壤。清朝的詩人龔自珍賞花,曾吟詩一首,「浩蕩離愁白日斜,吟鞭東指即天涯。落紅不是無情物,化作春泥更護花。」作物的花、果、葉自然脫落,即可作為「春泥」而「更護花」,同理除掉的野草,放置在作物的下方讓其自然腐化發酵,最後成爲天然的養分,由作物來吸收又有何不可呢?
推動一項理念,而此項理念如與日常生活習慣不同,往往需要更多的時間去試煉,如觀念陳義過高而令人裹足不前時,不宜操之過急,不如一步一腳印,即所謂「步步蓮華」,總有達到目的的一日,最重要的是有沒有這個「心」用在這個問題上,「萬法唯心」,不是嗎?

TOP